杨 树 菇

杨树菇的拉丁学名为Agrocybe aegerita(Brig.ex Fr.) Sing,种名附加词“aegerita”来源于拉丁文aegerite,意为杨树的,指本种自然发生在杨树上(彩图29-1)。在分类学上,杨树菇隶属于担子菌亚门,层菌纲,伞菌目,粪锈伞科,田头菇属(田蘑属)。
杨树菇的曾用拉丁名为Agrocybe Cylindracea (Dc.ex Fr. ) R.Maire,或Pholiota Cylindracea (Fr.) Gill,或Pholiota aegerita Brig Quel。常用中文名为杨树菇(《中国食用菌志》),柱状田头菇(《真菌名词及名称》);有的文献上称为柱形田头菇(《长白山伞菌图志》),柱状环锈伞(《食用灰树花》),爱杰利亚鳞伞(《现代灰树花栽培学》),茶薪菇(《食用灰树花》)。地方俗名称为柳菇、茶菇(云南),柳环菌(贵州),朴菇(福建尤溪、连城),柳松菇(台湾、上海)。因具有松茸风味,日本又称柳松茸、柳锷茸。
我国著名蕈菌专家陈士瑜(2001)指出:“有的学者认为杨树菇与自然发生在油茶树上的茶薪菇Agrocybe chaxingu Huang为同一种,因而出现在许多文献上的“茶薪菇”实际上是指杨树菇。在形态特征上,杨树菇和茶薪菇的确相似,但二者自然着生的树种不同(参见第三十章)。在《中国食用菌志》上,杨树菇与茶薪菇是两个不同的种,为防止名称混乱,建议用杨树菇这一的中文名称较好。”本书采用这个观点。
杨树菇成熟时,食物纤维在子实体中的含量以菌柄为最高,因而杨树菇的菌盖和菌柄能给人以不同的风味和质感,盖肥柄脆,口感极佳,营养丰富。据资料,菇体含还原糖29.96%,总糖54.36%,粗蛋白27.51%,氨基酸含量丰富,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齐全,其中赖氨酸含量高达1.75%。因此,杨树菇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伞菌。
另据日本高马、佐佐木等(1978)在《杨树菇香味的组分》一文中指出,用气相色谱法和质谱分析法对杨树菇的挥发性香味组分分析,已鉴定出其中含二种酯(甲酸乙酯、乙酸乙酯),九种醇(乙醇,2甲基二丁醇,3甲基二丁醇,1—乙醇,3—辛醇,1—辛烯三醇,1—辛醇,苯甲醇和2苯基乙醇),四种羰基化合物(3—辛酮,苯甲醛,苯乙醛和2—甲基玉桂醛),二种酸(醋酸和苯乙酸),三种化合物(甲苯,异丙基苯和氧芴)以及二种不稳定的化合物(n—丁基甲酯和2,3丁二醇)。文中指出杨树菇的主要香味组分是1—辛烯三醇;而苯甲醛则具有类似杏花的香味,苯乙醛也是已知的重要香味成分。
杨树菇又具有一定药用价值,性甘、淡,味平。功能利尿渗湿,健脾止泻,清肺热,平肝明目。据清吴林《吴蕈谱》记载,可治“肺热面肿”;赵学敏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记载,可治“心痛”(胃炎、胃溃疡)。在福建的闽西北地区,民间有用风干保存的杨树菇治胃冷、胃炎水肿的传统,疗效甚佳。陈士瑜等在《蕈菌医方集成》(2000年)中记录了许多用杨树菇治病的民间单验方和食疗方。福建师大生物工程学院许旭萍等(1998)对杨树菇的深层发酵产物进行分析,发现其中含有皂苷、三萜皂苷和多糖等化学成分。多糖的含量是香菇的11.5倍,具抗肿瘤活性,其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分别为90%和80%。因此,杨树菇是一种兼有食、药用价值的菇菌。
杨树菇和已进行商业性栽培的平菇、金针菇、香菇相比较,其菌丝生长速度和对培养料的适应能力均与平菇相接近,且子实体容易形成,出菇温度范围广,生物学效率高,我国南、北方除盛夏和隆冬季节,其它季节均可利用自然温度栽培,其经济效益则优于平菇、香菇和金针菇。产品适于鲜销和制罐,在南欧、东欧、美国东南部及日本,都有较大的消费市场,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食用菌新品种。
一、生物学特性
(一)形态 子实体中等大小,连生或丛生。菇盖半球形至扁平,中部稍突出,表面光滑,幼时暗红褐色,后渐变为褐色或浅土黄褐色,边缘淡褐色,有浅皱纹。菌肉污白色,中部较厚,边缘较薄。菌褶白色,后变咖啡色,密集,直生,不等长。
菌柄长3~9厘米,粗0.4~1厘米,污白色,向下渐呈淡褐色,具纤毛状小鳞片,内实至松软,多弯曲和稍扭转(彩图35),脆嫩。菌环膜质,白色,表面具细条纹,生于菇柄上部,往往因布满孢子而呈褐色。孢子印褐色。菌丝无色,有锁状联合。
(二)生态 杨树菇是中温性菌类,其出菇适温范围较广,一般春、秋两季自然发生于杨、柳、枫、榕、小叶榕等阔叶树的枯死树干和腐朽的树桩及埋于土内的树根上。杨树菇是一种世界性食用菌,广泛分布于亚洲、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,我国主产于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西藏、山西、海南、台湾等省区。
(三)生活史 杨树菇由担孢子萌发形成菌丝体,单孢菌丝体自孕形成子实体,产生担子及担孢子,从而完成生活循环。在杨树菇的生活史中,除担孢子—担子—担孢子的有性循环之外,还存在菌丝体—厚垣孢子、节孢子—菌丝体的无性循环。在人工栽培条件下,完成其生活史一般需60~80天;但在不同生活条件下,生活周期的长短有所不同。


彩图35 杨树菇及其白色变种
对杨树菇的遗传特征和生活史的研究,德国F.Zadrazil等(1989),R.Marmcisse等(1989)以及日本善如寺厚(1986)等均提出,杨树菇为异宗结合四极性真菌,但存在单核结实现象。国内丁文奇(1984,1987)、张引芳等(1995)的研究证实,杨树菇的担子上只着生两个担孢子,担孢子萌发的菌丝具有锁状联合且自交可孕,与典型的异宗结合真菌有所不同。杨树菇的菌丝可形成无性孢子,因而在其生活史中除有性生殖循环之外,还存在无性生殖循环过程。认识杨树菇的遗传特征,为正确选择菌种选育的途径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。
1.有性生殖 杨树菇成熟的子实体,每个担子上只着生两个担孢子,其顶端有一个发芽孔。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,担孢子经48~72小时左右萌发,芽管从担孢子一端的发芽孔中伸出,然后逐渐生长、分支,形成白色絮状菌丝体。单一担孢子萌发的菌丝在分隔处有典型的锁状联合。进入生理成熟后,菌丝开始扭结,形成结实性菌丝体,进而形成子实体原基,发育成熟的子实体,又开始释放担孢子。
2.无性繁殖 杨树菇的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遇不良环境条件,如营养匮缺,菌龄过长等情形,会产生一种梨形的厚垣孢子,有时也能形成节孢子。这种现象常明显地发生在琼脂斜面上,用肉眼即可识别。若用已形成节孢子的菌丝体接种,在培养过程中可以观察到,凡是种块在斜面上拖过的地方,都有节孢子萌发后形成的分散菌落。厚垣孢子或节孢子可以在斜面上萌发新的菌丝体,并生长发育成正常的子实体。
由菌丝?厚垣孢子、节孢子?菌丝体的循环过程,是杨树菇的无性繁殖过程。
3.遗传特征 在有性生殖特征上,我国栽培的杨树菇担子上只着生两个担孢子。其单个担孢子萌发的菌丝体具有锁状联合且可孕,这不同于典型的异宗结合菇类,即杨树菇不经过“带不同性亲和因子的单核菌丝体结合”而出菇;亦不同于异宗结合菌的同核体结实现象;单孢菌丝具锁状联合,又有异于典型的次级同宗结合菇类如双孢蘑菇。因此,杨树菇应属于具锁状联合的次级同宗结合的双孢担子菌,其交配系统中的不亲和因子可能只受一对基因Aa的控制。
(四)营养 杨树菇是木腐菇类,靠吸收腐木的营养生长繁殖。在自然条件下,生于活立木的死亡部分、伐桩及暗根上。分解木材能力中等,比平菇、香菇等分解能力弱,但可引起活树心材白色至淡黄色腐朽,使树干形成空洞。人工栽培适宜的树种有白杨、黑杨、拟赤杨、柳树、山毛榉等质地比较疏松的树种的段木及其木屑。
生理学研究表明,杨树菇没有虫漆酶活性,故利用木质素能力较弱,而蛋白酶的活性比平菇强10倍,因而在人工栽培时必须满足其营养生理需求。据陈景荣等(1992)、张松(2000)等报道,杨树菇对碳氮营养的利用,其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、甘露糖、麦芽糖、可溶性淀粉、羧甲基纤维素,在果糖、半乳糖、乳糖上生长不良,以甘露醇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差。最适氮源为蛋白胨、谷氨酰胺、半胱氨酸及酪蛋白水解物,以氯化铵、酒石酸铵、硝酸钠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差。杨树菇在较大的碳氮比(C/N)范围(25:1~70:1)均能生长,最适碳氮比为60:1。在培养料中添加适量钾、镁等无机元素,可促进菌丝生长,获得高产。
袋栽和瓶栽时,除阔叶树木屑之外,还可利用棉籽壳、玉米秸秆、玉米芯、麦秸、甘蔗渣、花生壳、木糖渣等工农业加工副产物作为栽培原料,但必须添加适量含氮物作为辅料,如新鲜米糠、麦麸、脱脂豆粉(豆饼粉)、花生饼粉、棉籽仁粉、茶籽饼粉,以补充其氮素营养。据王梓英(1998)试验,在没有添加含氮物质的培养基上,不能形成子实体。虽然各种含氮添加物都能提高杨树菇菌丝的生长势,但生长势的强弱并不与产量表现出正相关。最好的添加物为油粕(10%),其次是混合饲料(10%)和麦麸(30%)。从添加物的生产成本与产量关系综合考虑,以采用油粕(10%)、米糠(10%)最为合理。另据徐晖(1999)试验,利用碳氮比为30:1~90:1的五种培养料配方进行对比,以碳氮比为54:1的培养料配方最为理想。其组分为杂木屑52%,棉籽壳26%,麦麸19%,蔗糖1%,石膏1%,石灰1%。采用这一配方,菌丝生长粗壮,产量最高,生物学效率可达100.8%,优质商品菇多。其实验结果与前面所述营养生理分析一致。
(五)温度 杨树菇为中温性菌类。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~35℃,适温范围21~28℃,最适25~27℃。在30℃时生长快,但长势稍弱;20℃以下生长变慢。菌丝对低温和高温有较强适应能力,在-14℃下5天及-40℃下4天仍能保存活力。原基分化温度10~16℃,子实体发育温度13~25℃,出菇不需要降温刺激。但适当的温差对子实体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,在夏、秋高温季节温度突然下降时,可使产量明显增高。当昼夜温差在10℃以上时,从现蕾到采收只需2~3天;昼夜温差小于5℃时,从现蕾到采收需4~5天。已分化的原基耐低温能力差,将未成熟子实体置于4~6℃条件下,3天后死亡。目前,生产上所使用的经过选育的菌株,其子实体发生温度有差别,中温偏低型的菌株,其子实体发生适温为13~18℃;中温偏高型的菌株,其适温为16~28℃,以24℃最为适宜。
(六)湿度 杨树菇属喜湿性菌类。菌丝生长阶段,培养料含水量在46%~80%之间均能正常生长,以64%~67%最为适宜。子实体生长需要较高环境湿度,以85%~90%最为适宜,过高的环境湿度对子实体发育不利。
(七)空气 杨树菇为好氧菌,生长阶段需要充足氧气的供应,氧气不足易出现畸形菇。菌丝生长阶段,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.15%~0.2%,原基分化时在0.05%~0.08%,子实体生长在0.03%~0.05%,超过上述浓度要及时通风换气。但在出菇期间,料面局部有稍高的二氧化碳,有利于菌柄伸长,这种现象和金针菇栽培时情况相同。
(八)光线 光线能抑制杨树菇菌丝生长,因此接种后要避光发菌,无光环境有利于抑制子实体发生,从而可避免边发菌边出菇现象。当菌丝达生理成熟,仍处在黑暗环境中,则不能出菇,原基形成要求有150~200lx(勒克斯)散射光刺激,而子实体分化生长发育期需500~1000lx的较强散射光,但在25~300勒克斯的弱光照下仍能正常生长。如果客商需要盖小柄长的杨树菇产品.,则可以利用杨树菇有明显趋光性的特点,采取像培育金针菇那样套纸筒的方法,可获得菌柄长、菌盖小的优质产品。
(九)酸碱度 杨树菇喜欢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,pH值在4.0~6.0之间菌丝均能很好生长。杨树菇的菌丝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甚少,在出菇阶段培养料的pH值变化不大,大约保持在5.7~5.8之间,因而在出菇过程中一般不需调节酸碱度。
二、栽培技术
杨树菇发菌慢,易被杂菌侵染,因此采用基质发酵工艺较有把握。在栽培基质中添加8%左右的玉米粉,对提高产量有明显作用。杨树菇袋式批量栽培时的平均生物转化率为60%~80%,覆土出菇可增产20~30%。栽培技术要点如下:
(一)栽培季节 由于杨树菇出菇温度相对较广,生育期也较长,发菌阶段易受杂菌侵染,因而不管是高海拔地区还是低海拔地区,应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制袋生产,以确保成品率。杨树菇出菇温度在13~30℃之间,最适在20~22℃,从出菇始期至终期可长达7~8个月。
在我国北方,春季于2~3月接种制栽培袋,5~6月出菇;秋季于8~9月接种制栽培袋,10~11月出菇。在我国南方广州地区,杨树菇一年四季均能栽培,只是在严寒的l月和酷热的7月生长差些,因而杨树菇是可以周年栽培的品种。
(二)选用菌种 目前国内生产上使用的杨树菇品种比较杂乱,约有各种菌号30种以上,包括国内研究选育和从美国、法国、西班牙、日本等引进的品种,有代表性的品种如下:
1.杨树菇A1 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日本野生菌株。出菇温度范围广,在15~27℃均能出菇。菌盖褐色,半球状,菌柄棕色。袋栽生物学效率可达90%~100%。
2.杨树菇A3 上海农科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日本野生菌株。出菇温度18~22℃。菌盖深褐色带绒毛,半球状,菌柄浅棕色。袋栽生物学效率85%~90%。
3.杨树菇1号 福建食用菌菌种站选育。出菇温度15~26℃,中偏低温型,子实体灰白色。
4.杨树菇3号 三明真菌所选育的菌株,以产干菇为佳;
5.杨树菇5号 三明真菌所选育的菌株,以产鲜为佳。
6.杨树菇白色变种 台湾称为洁白柳松茸,是杨树菇的白色变种。福建省于1999年从台湾引进栽培,称为雪莲菇。武汉新宁食用菌研究所从引进菌种中选育出的高产菌株编号为AaS-7,菇体呈玉白色(彩图29-3),形态美观,但折干率稍低,味稍淡。白杨树菇在15~25℃出菇快,采用袋栽覆土方法,生物效率可达80%~100%。
7.田头菇 此种因与杨树菇同属近缘,特在此介绍。田头菇的学名为Agrkcybe praecox(pers.ex fr.)fayod,原名Pholita praecox(pers.ex fr.)Quel;中文名为田头菇(《真菌名词及名称》),白环锈伞(《中国的真菌》),春生田头菇(《英拉汉真菌及植物病害名称》),白环鳞伞(《真菌名词及名称》)。田头菇属担子菌亚门,层菌钢,伞菌目,粪锈伞科,田头菇属(田蘑属)。
田头菇的形态特征见彩图29-4,菌盖宽3~8厘米,半球形,后渐平展,乳白至淡黄色,中央色泽,光滑,边缘初内卷,后开展,常有絮状菌幕残片,稍粘,有时干后龟裂。菌肉白色,较厚。菌褶直生至近弯生,不等长,锈褐色。菌柄圆柱形,长3.5~8.5厘米,粗0.3~1厘米白色,后变污白色,有粉示状鳞片,基部稍膨大,具白色绒毛。菌环上位,白色,膜质,易脱落。孢子椭圆形,锈色;孢子印暗锈色。
田头菇的生态习性与栽培方法杨树菇相似,因而不赘述。
(三)菌种培养基 杨树菇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,以谷粒合成培养基为佳。在所用谷物中添加一定量的木屑、棉籽壳、麦麸或米糠等,可改善谷粒培养基的透气性,防止粘结,并降低生产成本。常用配方有以下几种:
1.小麦85%,木屑10%,米糠(麦麸)3%,石膏1.5%,食盐0.5%。
2.小麦88%,棉籽壳10%,石膏1.5%,食盐0.5%。
3.小麦84%,砻糖10%,麦麸3%,石膏1.5%,食盐1.5%。
4.小麦48%,木屑29%,麦麸19%,碳酸钙1%,石膏3%。
5.玉米粒90%,玉米粉2%,麦麸5%,葡萄糖1%,过磷酸钙1%,石膏1%。
据有关资料介绍,用配方5培养杨树菇原种质量最好。制作时,先将谷物煮熟,再与其他原料混匀,装瓶,灭菌备用。
接种按常规方法进行无菌操作。每支母种可接种4~5瓶原种,每瓶原种可接种40~50瓶(袋)栽培种。
接种好的原种和栽培种在23~27℃,相对湿度65%左右的避光条件下培养,一般经30天左右即可在瓶(袋)内长满。夏季培养菌种,要特别注意通风排潮,防止污染。菌种满瓶后10天内使用较好,超过15天开始老化,超过30天不宜使用。
原种或栽培种凡菌丝洁白、粗壮、上下均匀、后期在培养基表面易形成子实体的为优良菌种;若菌丝稀,发育不匀,可能培养基过湿菌丝长得缓慢,不向下生长;也可能培养基过干培养基萎缩,与瓶(袋)壁脱离或瓶壁间有形成原基,为老龄菌种,活力下降,不宜使用。培养基表面或瓶(袋)壁出现霉菌拮抗线是污染了杂菌。
(四)栽培料处理与配方 杨树菇多着生于材质疏松的阔叶树上,因此实际生产中应注意尽可能多地收集诸如杨、柳、榆等阔叶树的木屑,或利用木材加工的角料、树桩、剃枝加工成木屑;此外,苹果、桃、梨、杏、李等果树材质也可使用;其他材质较硬的阔叶树经加工后可掺混使用。上述原料均要求新鲜、无霉,如属鲜材加工,应于加工后即时曝晒处理,干材加工后即可贮存备用。另外,生产中也可使用棉籽壳作栽培原料,或在木屑中按一定比例掺混棉籽壳,实际效果也很好。由于棉籽壳碳氮比十分适于杨树菇菌丝生长,故不必人为过多调整;棉籽壳资源匮乏地区可少掺或不用,但使用纯木屑栽培时,就应较认真地调整其碳氮化,并且需相应提前生产时间,给发菌留足时间,否则易拖延出菇,耽误生产计划。此外还可利用玉米芯、甘蔗渣等作栽培原料。
为给杨树菇菌丝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有机营养,配料时必须添加一些有机碳、氮类速效营养物质,实际生产中,一般选择米糠、麦麸、玉米粉、豆饼、蔗糖等辅料。有研究报告指出,米糖对杨树菇子实体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。在配方中要严格控制含氮量,据黄书文试验培养料中加麦麸30%、玉米粉5%,比加麦麸15%、玉米粉5%的出菇时间要推迟一个月,麦麸适宜用量为20%。此外,为使基料营养全面、均衡,易于菌丝吸收利用和保证其健壮、旺盛的生长,还需添加一些微量元素,以作为主要原料的补充,一般可选择轻质碳酸钙、石膏粉等材料。
1栽培料的发酵 选用软质的阔叶树种(如杨树、枫树等)做栽培料,若选用硬木质做基质,在使用之前要边堆积,淋水堆积半年甚至一年,通过自然堆积发酵,微生物对木屑进行部分的降解、软化以提高木屑孔隙度,增加木质颗粒的吸水性,同时减少了刺破塑料袋可能性。
秸秆类要适当铡碎,浸入2%石灰水中,料水比为l:1.3左右,预堆发酵9~10天。堆高0.8~1.2m的发酵堆,隔1~2天翻堆,以做到有氧发酵。
棉籽壳堆制4~6天,先将棉籽壳提前浸泡在水池中,用脚踩踏,捞出倒在水泥地面,堆高0.8~1.2m的发酵堆,隔1~2天翻堆,以做到有氧发酵,出现白色放线菌为佳进行翻料。采用棉籽为主的培养基质,杨树菇菌丝体粗状,不易受其他霉菌为害。
2.栽培配方 杨树菇对木质素分解利用能力弱,栽培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麸皮、玉米粉等,对提高单位产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,这是能否获得高产的先决条件。杨树菇栽培要求含水量65%左右,利于菌丝生长。以下为生产上的经验配方:
(1)木屑或菌草或甘蔗渣20%,棉籽壳50%,麸皮20~22%,玉米粉5~8%,石膏或碳酸钙2%,KH2P040.2%,含水量63~65%。
(2)木屑10%,茶籽壳粉10%,棉籽壳40~45%,麸皮20%。玉米粉8~10%,菜饼粉4~5%,尿素0.2%,KH2P040.4%,MgSO40.3%,过磷酸钙0.3%,石膏粉或CaCO1.5%,水量65%。
(3)棉籽壳84%,米糠10%,麦麸5%,石灰1%。
(4)棉籽壳50%,杂木屑34%,米糠10%,玉米粉5%,石灰1%。
(5)棉籽壳40%,玉米芯44%,米糠10%,玉米粉5%,石灰1%。
(6)杂木屑30%,棉籽壳43%,麦麸20%,玉米粉5%,糖1%,碳酸钙1%。
(7)棉籽壳52%,阔叶树木屑26%,麦麸19%,糖1%,石膏粉1%,石灰粉1%。
(8)棉籽壳30%,阔叶树木屑48%,麦麸19%,糖1%,石灰粉1%,石膏粉1%。
(9)棉籽壳48%,阔叶树木屑12%,茶籽壳12%,麦麸20%,玉米粉5%,石膏粉1%,糖1%,磷酸二氢钾1%。
(10)棉籽壳83%,麦麸10%,玉米粉2%,黄豆粉2%,石膏粉1%,糖1%,过磷酸钙1%。
(五)袋式栽培 袋栽杨树菇是我国目前普遍的栽培方式。根据商品生产目的不同,在栽培袋(菌袋)规格的选择,出菇方式上有一定差别。如产品用于外销或进入超市,多选用规格稍大的栽培袋(如17×33厘米),装料多,营养充足,保水性好,可采收两潮优质商品菇;如用于内销或作为深加工原料,一般选用规格稍小的栽培袋(16×34厘米),可缩短发菌时间,延长采菇期。前者多采用立式出菇,出菇整齐,菇形好,柄直立,商品质量高;后者多采用卧式出菇,由于杨树菇子实体生长时具正向地性,向光性的特点,在生长过程中,子实体往往向上弯曲,并且在采收过程中,菌盖极易脱落,商品菇比率相对较低。但由于卧袋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条件下,可充分利用生产空间,在同样大小的菇房(棚)内,投料量几乎是立袋出菇的2倍,生产管理也比较方便,很适合一般生产者采用。
1.装袋灭菌 培养料经适当处理并配制合格的培养料,用手握料指缝间有水滴出即可,不能超过65%含水率,否则导致菌袋通透性差,发菌不良。
装袋可采用人工装料或用装袋机装料。栽培袋通常采用规格为17×33×0.05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(只适用于常压灭菌)塑料袋。边装料边压实,装料高度15~18厘米,压平料面,如用木棒在料中扎一孔,有利菌种块上下一起生长,缩短发菌时间。
立式出菇袋装料后清洁袋口,套上塑料颈圈,加棉塞。圈的直径4~5厘米,高约1.5厘米。卧式出菇袋两端出菇,封口可采用三角折叠法封闭袋口或绑口。
料袋通常采用常压灭菌,在大批量生产时可采用可移动的常压灭菌炉(参见第五章灭菌设备)。此灭菌炉适用于规模型、基地型生产。灭菌结束后,该锅炉还可用于产品盐渍加工、冬季室内或菇棚加温等,这是普通砖石结构的常压灭菌灶所不能相比的。
2.接种发菌 将灭菌后的料袋趁热移到接种室,用气雾消毒剂或甲醛熏蒸消毒。待料温降到30℃后方可接种。每瓶菌种(750毫升)可接种35~40袋。常规操作菌种可放入一部分于孔穴内,一部分在料面,以利菌丝尽快封闭料面,减少杂菌污染机会。接种过程中发现袋口棉塞已湿,要换上消毒过的干棉塞。
接种后将菌袋移入培菌室。生产性栽培一般利用自然温度发菌,无须加温培养。菌袋堆放在架上,堆放厚度一般为3~4层。菌袋也可直接堆放在地上,厚度不超过5层。培菌时应经常检查菌袋中层的温度,若中层温度超过35℃时应立即翻堆使其降温,否则,堆温超过40℃时菌丝就会死亡,导致栽培失败。培菌过程中还应随时检查有无杂菌污染,发现污染了杂菌的菌袋应立即清除,以免杂菌蔓延。另外,杨树菇在菌丝生长阶段应给予适当的散射光。实践证明,发菌期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,生产周期显著延长,甚至还会影响产量。菌丝体在15~25℃室温下,经28~35天即可长满菌袋。菌丝长满菌袋后,打开所有的窗加大通风,继续培养10~25天,当料面有黄褐色水珠出现,菌丝体由纯白色变成微带褐色或有褐色斑块时,表明菌丝已进入生理成熟。应取下封口的牛皮纸和颈圈,进行催菇处理。
3.出菇管理 杨树菇袋栽的出菇管理,不论采用立袋式、卧袋式(墙式)出菇,其管理原则都包括搔菌催蕾,幼菇期管理,成菇期管理,采收、潮间管理等几个管理阶段。以下是立袋式出菇的管理方法:
(1)束口法催蕾 将菌丝已达生理成熟的菌袋移入菇棚,竖立排放在床架,每平方米约可放80袋。将生理成熟较为一致的栽培袋上的棉塞弃之,再放3~5天,将栽培袋上的塑料环套取下,栽培袋口不要撑开,其目的是以免栽培装上暴露在空间的面积过大,而导致失水,从而使栽培袋表面有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,同时又增加了新鲜空气交流,在高温、氧、光的诱导之下,有利于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及菇蕾的发育。当幼菇形成后即可撑开袋口出菇。
(2)搔菌法催蕾 袋栽杨树菇的搔菌处理有利有弊,利是搔菌可使出菇一致,同步性好,潮次明显,便于管理和提高商品质量;弊是搔菌时间如掌握不好,会推迟出菇时间,菇蕾也会因培养料失水过多而枯死,且易造成污染。
搔菌的方法是打开袋口,用自制的小铁耙将原接菌种块扒出,并顺手将袋口基料表层厚约0.2厘米的菌皮及基料扒掉、倒出,并将料面压平。但是搔菌的时间搔菌处理的关键是:应准确掌握。搔菌时间,过早易使新料面招致污染;过迟则因大批分化原基,达不至刺激的作用。准确时机是菌丝达到生理成熟,个别菌袋已开始分化原基,菌袋两头及中间部位基料空隙有微黄色水珠分泌。如初次栽培不好掌握,可以用计算时间的方法确定,即自接种后50天左右,料面出现大量黄色水珠时进行。
搔菌处理后即行催蕾,或不经搔菌打开袋口直接催蕾。催蕾时,控制室温在20~25℃,提高湿度至85%~90%,并在袋口盖上灭菌报纸或无纺布保湿,光照强度控制在250~300勒克斯,根据室外气温情况,每天开窗通风2~3次,每次0.5~1小时。经约3~5天菌袋即全部分化出幼蕾。
催蕾时,为有利保湿也可不先进行打开,就按上述条件进行催蕾,约5~7天,料面有原基出现,待原基长到1~2厘米在大小时,拨去棉塞,脱下塑料套环,将料面以上塑料袋剪进行幼菇管理。
(3)幼菇期管理 幼蕾出现后,即将菌袋拉直袋,气温过低时,应在袋口覆盖纱布,或无纺布使环境温、湿、气处于基本稳定、平衡状态,每天至少3次将纱布喷湿,以利幼蕾分化及生长,但不是使用密度较大的色布或纤布,以免造成二氧化碳中毒或缺氧。幼菇期管理关键是在覆盖纱布后,必须较常规生产增加喷水和通风时间及次数,如遇气压偏低时,以中午前后通风为好,注意适量通风又不影响室温,使温差保持在5℃范围内,不可过大,否则易导致幼蕾萎缩死亡。要避免强风直接吹到菇蕾上,否则会造成菇蕾死亡。经约2~3天,菇蕾成长为幼菇,此时需氧量及需水量较蕾期要多,须根据情况实施管理。再过3天左右,进入成菇阶段。
(4)成菇期管理 袋内若出菇过多,可以进行疏蕾使每袋保留6~8株,有利生产优质菇。待菇蕾长至3~5厘米后,增加通风量,每日通风3次,菇房的通气量要随着子实体的发育而增大。梅雨季节要特别注意通风,否则易发生死菇。通风时室内空气流动不能过分剧烈,使床面小区保持一定温度二氧化碳,以达到抑制菌盖开张,加速菌柄生长的目的。由于杨树菇的子实体表层吸水性差,料面的保水性也差,所以为了满足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需要,要经常给予补充水分。每天要喷水3~4次。水可直接喷到料面上,以保持栽培房的空气相对湿度在90%左右。相对湿度过低,子实体难以正常生长;但相对湿度过高,则子实体极易开伞。是否向菇体喷水,应视菇体的干湿情况而定,适当喷雾状水。出菇期要有充足散射光,可使子实体生长健壮,加深色泽,提高品质。在加温过程中,要防止水珠浅落到子实体上,会影响菇的品质或导致腐烂。若菇体失水过于严重时,可向菇体适当喷雾状水。
4.采收后管理 待菇体长到八分成熟,菇盖呈半球形,菌膜未破裂,菇盖未开伞,为采收适期。杨树菇质较脆,菇盖易碰破,柄易折断,可在采菇前用喷雾器轻喷1次雾状水,以增强菇体韧性,然后用手护住菌袋,将子实体单朵或整丛一起轻轻拧下,单朵采时要注意防止伤及幼菇。
采收后及时清理料面刮除约0.2厘米厚料面,根据菌袋失水情况确定补水与否,然后停止喷水降低湿度,提高室温,使菌丝恢复生长。经约10天以后,出菇面生出一层密密的菌丝时,可进行催蕾处理,此后进入再生菇管理。
杨树菇袋栽一般可采4~5批,立式栽培采完第一潮菇后,第二潮菇开始,由于料面勇气好,会形成较多的单生原基。如果不疏蕾,所供给的养分无法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,子实体很小就会成熟开伞。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,必须进行疏蕾。方法是在原基长到0.3~0.5厘米时,每袋只留5~8朵粗壮的原基,将其余摘去。采完第三潮菇后,袋重一般经原重下降约30%~35%,要进行补水,可采用压注法,每袋补水约50毫升,将袋口封闭,剪开袋底掉头出菇。采用木屑为主料进行栽培时,生物效率一般在70%左右,棉壳基质的生物效率可达80%左右,高率可100%,商品率一般在80%左右。
5.其它出菇方式
(1)脱袋出菇法 在出现菇蕾后脱去塑料袋,使菌快完全暴露于外。采用脱袋栽培法,可增加出菇面积,提高出菇率,在菌块四周均可形成新原基。若菌块上原基分布不够均匀,局部过密时,要进行疏蕾,以利幼菇在生长时能获得足够的营养,长成朵形较大的优质菇。
(2)半脱袋覆土法 开袋时去掉棉塞、环套,剪去高于料面5厘米上的塑料袋,同时用锋利刀片在菌袋中部割一周,去掉下半部的塑料袋,而后直立排放在畦面上。每袋相隔2~3厘米,中间用砂壤土填充。这种出菇方式的优点一是能提供充足的水分,不会造成培养基质干燥,覆土不但能有效地防止培养料水分散失,还有刺激现蕾的作用;二是喷水时,泥土不会沾到菇体,菇脚也不带土,保证了菇品的质量。
(3)卧袋码垛出菇法 接种后的菌袋横码在地上或层架上,层数或堆高视气温而定,气温高时,堆要低,气温低时,堆宜高。待菌丝满袋达到生理成熟后,拔掉棉塞和套环,尽量把袋口撑开,打开门窗,进行空气和水分的调控。这种栽培方式的特点是空间利用率高,栽培容量大(平均每平方米码100袋),管理采菇方便。但长出的子实体菌柄细长且因趋光而弯曲,菌盖颜色较浅,产品形状不佳,生物学转化率约60~80%。
6.产品加工与销售
(1)鲜销 杨树菇一般以鲜销为主,对采摘的杨树菇及时进行分级。优质菇要求菌盖暗红色、肥厚、大小一致,未开伞;菌柄粗壮,近白色,长短整齐。开伞后菌褶变褐色、菌柄细长、扭曲的为次级品。
剪去带培养料的菇根,按鲜菇重100~500克,用保鲜袋包装即可上市。数量较多的,可先分级,特优质菇(菇盖半球形,大小一致,色鲜艳,柄粗壮,近白色,长短整齐)装塑料小托盘覆保鲜膜包装,每盒净重l00克,冷藏运往大、中城市供宾馆或上超市。若不能及时处理,可置冷库、冰箱(柜)中低温保藏4~5天。如果生产量大,可进行脱水加工成干品,干品香味浓郁,泡水膨胀后清脆如鲜,商品价值更高。
杨树菇是较难保鲜和运输的食用菌之一。采收应尽快销售去出,超过48小时,质量显著下降。目前最常用的保鲜方法是将采下的菇放入15~20℃的空调房风干至八成干,然后用塑料袋或泡沫箱包装,在袋口或箱口用4~6层吸水性较好的卫生纸盖好,密封冷藏,温度为5~10℃,运输过程中,菇体应适当压紧,使菇体不会在包装容器内振动,避免因振动而损伤,缩短保鲜时间。如处理得当可保鲜5天左右。如果采取速冻保鲜,在包装后抽真空密封。先预冷至0~5℃,然后将温度降到-39℃以下。速冻后将其冷藏于-18℃以下,保鲜期可达一年以上。
(2)干制 杨树菇干品风味亦好,目前杨树菇的加工以干制为主。烘干的杨树菇品质好,且可较大规模生产,烘干的菇体含水量较低,较耐贮存。烘烤时,先将烘干室预先加热到40℃左右,排除内部湿气。然后将新鲜菇体送入烘烤室内,开始1~2小时室温保持30℃左右,随后将温度调到45~50℃,5小时左右后再调到60℃左右,继续烘3小时左右即可。烘干过程中,要注意烘烤室内的通风换气以保证烘烤的质量。烘干后菇体含水量在10%以下。冷却后,用塑料袋密封保存。杨树菇干品吸湿性强易返潮,所以贮藏时要注意密闭。